【基层常识】基层无法承受之重:泛滥的各类小组

mayi

【基层常识】基层无法承受之重:泛滥的各类小组 第1张


【基层常识】基层无法承受之重:泛滥的各类小组

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张有趣的图片。


【基层常识】基层无法承受之重:泛滥的各类小组 第2张

图片来自网络


小小一个门头,18个牌子。


也就是说这间办公室至少牵头18项工作,承担了至少18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。


当然了,这间办公室大概率不会有18名工作人员。参考全国大部分地方基层干部经典搭配,这间办公室可能坐着1名股长、1名副股长、2-3名工作人员(公益性岗位)。


5人牵头18项工作,平均1人牵头3项多工作。


而这种情况,只会出现在基层。

【基层常识】基层无法承受之重:泛滥的各类小组 第3张



2


领导小组,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解决一些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。


一般来说区县层面的领导小组会将涉事部门和单位纳入其中,有的甚至将几乎所有部门纳入工作组。


但不管怎么变,“各乡镇”、“各街道”必然在内。


区县级各部门专业性较强,大家都有主抓事项。而基层作为食物链最底端,在“十个指头弹钢琴”的大环境下,凡事没办法分那么清楚。


于是乎,“18个牌子挂门头”成为基层日常,1个人牵头抓几件事也不奇怪了。



3


效果如何?


很显然,1个人牵头好几项工作,是不可能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。


事实上,能够阅读完每一项工作文件已是不易,更多时候基层干部们则忙于应付上级督导检查以及各类报表。


这星期检查河长制,大家伙连夜加班补做日报、周报、月报表,补写工作总结,联系相关干部完善签到表等等。


下星期检查扶贫攻坚,继续加班补做各类报表和总结,继续临阵磨枪做好迎检工作。


下下星期检查防汛,如此继续……



4


总之,在连轴的督导检查和无数的报表资料中,基层干部们被绑在了办公桌前,反而是最需要深入一线却被忽略了。


更糟糕的是,基层填写的报表质量层次不齐,甚至存在大量虚报情况,对地方决策造成不利影响。


“早上发下午就要,一连几个报表一起催,根本没有时间核实。”基层干部吐槽。


“制定的工作方案根本不切合实际,要求贫困户每月收入都要有一定的上浮比例。我包的户是两个80多岁的老人,怎么增长嘛!”基层干部无奈。


“上级要求周排名,我们只能盯着影响排名的那几个要素,有时候还得请客吃饭,根本没有精力沉下心来。”基层干部说。



5


领导小组泛滥,已成为基层负担过重的一个主因。行业部门发挥作用不强,凡事“甩锅”属地责任是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因素。


其实各地方早已发现此类问题,并开展了清理各类领导小组专项整治活动。公开信息显示,仅2014年全国一次性减少了13万余个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。


但从目前看,各类领导小组增长速度并无减缓之势,较之以往甚至更甚。


究其根本,清理之计并未履行相应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,只是简单清理了,导致的结果自然是领导小组继续泛滥。


基层减负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要在路上啊……
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蚂蚁BX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45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